“DO IT YOURSELF”(自己去做),是西方人常说的一句话。在德国,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
笔者不久前到德国小住一段,对德国人的自助能力与自律精神深有感触。
在德国,火车和公共电汽车既没有售票处,也没有售票员。所有车站一律安置自动售票机供乘客买票。人们乘火车或汽车出行,都要先在网上查好所需要的车次和时间(如需换乘还要查好换乘车次和时间),而后到车站的自动售票机购票并打印出一份所乘车次的行程单。自动售票机上可供选择的语言有德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你至少应熟练掌握这几种语言的一种并学会操作售票机才能顺利购票。
德国铁路系统为乘客提供多种优惠套票,如有一种州内套票,5个人一天之内可任意乘坐本州内的所有火车、电汽车且不限次数;票价仅为28欧元,深受当地居民欢迎。但州内套票不能乘坐直达特快列车,去往较远的目的地需多次换乘,换乘的时间、地点、车次全靠乘客自己上网查清搞掂,铁路部门似乎并不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笔者多次不解地暗自思量,如果是不具备相当网络知识的德国中老年人或是德语尚不过硬的外国人,他们怎么出行呢?
公交电汽车的自动售票相对简单一些,但原理与乘火车大致相同,突出的也是一种自助的意识和能力。
无论是火车还是公交电汽车,车上一律很少见到有人查票。特别是公交车,笔者在德半月有余,十余次乘坐公交车,没有一次见到有人查票。但从当地公交车有条不紊地维持正常运行来看,居民们一丝不苟地自行购票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一位在德生活多年的同胞告诉笔者,刚来时,看到坐火车、汽车基本没人查票(当地管理部门采取偶尔抽检的方式),心里也痒痒的,不是没想过逃个票省点钱什么的,但一来受到当地居民遵章守纪之风的感染,思想境界不断提升;二来万一逃票被查到,将付出惨重的经济和名誉代价,罚款几十欧元不说,甚至因有不良记录,居住签证也将受到威胁。在教育与制裁的双重作用下,久而久之,旅居德国的各国侨民也大都养成了严格奉公守法的良好习惯。
到超市购物,让我再一次见识了德国人的自助能力。特别是买蔬菜水果,顾客选好所要的品种数量后,需自行拿到电子称根据屏幕显示的各种果蔬的单价自己选择按键称重,再自己包装、自己贴价签后到款台付款。这些活儿在国内超市肯定由售货员完成,顾客即使想干恐怕也没几个会干的,店方也绝对不会允许顾客自己去称重量、贴价签的。
望着顾客们自己包装、自己称重的忙碌身影,笔者颇多疑惑:难道超市就不怕顾客在称重时做手脚(如有意选择单价较低的品种称重)而使店方蒙受损失吗?当笔者悄悄将这一疑虑告诉一位在德生活多年的友人时,他一脸严肃地正告笔者,千万不可将此想法说给德国人听,他们会认为你是在怀疑他们自觉守法的诚实而很不高兴。事实上,从当地超市良好运转的现实情况看,也确实没有理由置疑顾客们购物时的诚实自律。
笔者随当地一个旅行团到德国及周边国家旅游,黄先生既是导游又兼司机。每次到加油站加油,他都亲自下车又是开油箱又是插油管又是结帐地一通忙活。笔者实在不解,导游兼司机已经很辛苦了,干嘛不趁加油时休息休息,有必要这么事必躬亲吗?加油站不是有加油工吗?当终于忍不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后,立刻遭到在德生活多年的其他团友的一片嘲笑。“你OUT了”,同车团友们七嘴八舌地争相对我进行开导:“德国及欧洲许多国家人工很贵。如果每个加油站都雇用专职加油工,恐怕老板早就亏得裤子都要当掉了。因此,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开车,学会自助加油是必备条件之一”。“导游兼司机就必须自己加油,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你就不必悲天悯人了”。
各种善意的嘲讽到确实使我对中欧两地因国情、历史、文化不同而带来的巨大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13亿人口,欧洲诸国多则几千万人,少则几百万人。国内安排专职加油工是为了增加就业,欧洲国家实行自助加油是为了降低成本。各有所需,天经地义。但不管怎样,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民自己动手的能力以及诚实自律的精神是值得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国民反思和借鉴的。
(发表于2010年8月6日《青年参考》)